2025年11月12日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欢迎您来访 ! 内部办公
首页 行业资讯 技术期刊 技术标准 技术会议 技术培训 技术咨询 检验测试 科技动态 网络党校 关于我们 图书馆检索
  • 1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资讯首页>行业资讯>错峰生产 承载水泥业社会责任的创新举措-水泥 机制 行业 全国 话题>正文
错峰生产 承载水泥业社会责任的创新举措

类别:行业资讯   日期:2014-7-10     来源:网络   点击率:54168        

  水泥生产与北方供暖“错峰”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建立“错峰”机制,实现“错峰”运行,建立初步的可操作的协调机制成为目前比较迫切的工作。

  水泥行业的全国性过剩早已不是新鲜话题,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恶性竞争也令水泥企业疲惫不堪。尤其在北方的水泥市场,原冬季无需生产的水泥企业,却不得不进行投产,以便在开春后抢占市场。

  数据显示,东北地区共有熟料生产线101条。2013年东北三省共生产水泥12597万吨,折合熟料8188万吨。然而产能过剩4042万吨,过剩率达到49.36%。有企业代表提出,即使东北冬季错峰停窑4个月以上,产能过剩的状况仍不能完全缓解,更不可能出现水泥产量不足的问题。2013年内蒙古,熟料产能过剩达到47%,利用率只有53%。当前,全国水泥产能过剩率普遍超过了35%。

  受产能严重过剩的影响,水泥企业只能选择在施工旺季“打打停停”,甚至进入半停产状态。这种经营模式,造成冬季水泥生产高峰与供暖高峰叠加,这也正是形成严重空气污染乃至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水泥工业而言,每烧一吨熟料,就要排放烟气6500立方米,一条日产5000吨的生产线,每天就要向大气排放3250万立方米的烟气。不可否认,水泥等重工业行业在烟气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依旧没有彻底根除。

  根据发生的时间和区域,工业集中生产与冬季取暖烧煤叠加而导致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增加无疑是形成雾霾的重要因素。作为名副其实的燃煤大户,加之产能巨大,水泥生产与雾霾的形成不能说没有关系。

  而在错峰生产涉及的区域中,华北、东北和内蒙地区每年冬季生产水泥熟料1.2亿吨,如果能够全面停下来,将减少烟气排放7800亿立方米,可明显减轻和减少雾霾天气。实行错峰生产或将成为国家雾霾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泥行业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辽宁省在化解水泥产能严重过剩与治理大气污染的双重需求下,做出了“错峰生产”的勇敢尝试。从2010年底开始,连续四年,辽宁全省的水泥企业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到四月份,基本停产。2011年,辽宁东部地区停窑两个半月,供需关系当年即得到调整,效益也得到很大提升。2013年辽宁中部地区的11家大企业停产之后,全省熟料削减了980万吨,占中部地区的30%,停窑4个月减少了1580万吨。

  实行水泥与采暖错峰生产,有利于减轻雾霾天气、减少能源消耗、化解过剩产能、降低企业成本、改善劳动条件和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是社会有需求、行业有条件、企业愿意参加、无需增加投入的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中心"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中心"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中心”。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行业资讯 组织机构 技术期刊 技术会议
技术培训 技术标准 技术咨询 检验测试
国家建材图书馆 科技动态 关于我们
        技术培训 更多>>  
        技术会议 更多>>  

京ICP备06011358号-20
主办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中心 支持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联系方式:010-51164608 技术支持:010-65761182
地址:朝阳区管庄东里甲1号
Copyright © 2003 - 国家建材技术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