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欢迎您来访 ! 内部办公
首页 行业资讯 技术期刊 技术标准 技术会议 技术培训 技术咨询 检验测试 科技动态 网络党校 关于我们 图书馆检索
  • 1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资讯首页>行业资讯>行业动态>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正文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类别:行业资讯|行业动态   日期:2015-7-9     来源:   点击率:119832        

 

    数字水泥网讯  201578日,由北京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废资源化利用与节能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在北京联合组织召开了“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技术研讨会”。

    国家环保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建材联合会、北京市环保局、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京津冀各省市的环保产业协会、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及人民日报、数字水泥网等媒体,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技术研讨会会场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属于危险废物(HW18焚烧处置残渣)。但是在全国各地垃圾焚烧厂快速上马建成的过程中,日益突显垃圾焚烧飞灰处置没有相应配套处置设施问题。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垃圾焚烧发电能力将达31万吨/日【占45%】,日产飞灰1万多吨(年产飞灰400万吨)。面临如此形势,与会人员认为对飞灰处置技术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技术研讨很有必要,为解决全国的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特别是为困扰特大城市的垃圾围城问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处置终端技术。

    针对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这一世界性难题,从2005年北京市尚未建设垃圾焚烧厂,北京金隅集团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就开始着手进行了这一领域的技术研究工作。从2005年到2015年这十多年来,北京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固废资源化利用与节能建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院所,在北京市琉璃河水泥公司进行了长期的工程化技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几经挫折、历经磨难,建成了国内首条飞灰工业化处置示范线,并实现了达标达产稳定运行。概括来说飞灰处置技术研究先后经历了:前期实验室和中试研究阶段、中期工业线建设准备和工程化技术研究阶段、近期飞灰处置工业生产线建成调试阶段、当前飞灰处置工业生产线技术优化集成阶段、20157月开始进入工业化技术推广和应用阶段。

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飞灰处置生产线厂房

 当天下午,与会人员参观了位于房山区的琉璃河水泥厂,在离琉璃河水泥厂不远的地方就是大片的农田,两者和谐共处。厂区环境折射出金隅的环保理念,琉璃河水泥厂可称得上真正的花园工厂,厂区内有大片的草坪,盛夏应季的鲜花怒放,小湖中游动着锦鲤,而湖水正是来自生产过程中的循环水。正是这样的理念支持他们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十年磨一剑,不断攻克技术难题,开发出这样一套高效先进的生产线。

    飞灰工业化处置示范线包括飞灰水洗、烘干预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及配套设施。严格按照环评批复要求,在飞灰储运、输送、预处理均采取密闭措施,废气集中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飞灰清洗废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重复回用,固体危险废弃物按规定收集、储存并全部进入水泥窑高温煅烧处置,同时新建大气污染物排放在线自动检测设备,各项环保设施及排放符合北京市环保局验收要求。

水泥回转窑具有温度高、窑内气体湍流强烈,且具有碱性气氛等特点,飞灰经适当预处理后,作为水泥原料加入回转窑,可以彻底分解二噁英,并将重金属元素固化在熟料之中,生成稳定的矿物,避免再次污染,是飞灰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最佳选择。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焚烧飞灰项目填补了国内飞灰处置领域技术空白,已经形成了由7项国家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组成的全方位、重点覆盖的专利保护群。

与会专家认为,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技术是飞灰“三化”处置(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最优路线,值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据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向东介绍,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的成本还较高,主要是前期研发投入费用较高,难以在二、三线城市达到盈利运转。后期推广通过规模化和新药剂研发,成本进一步下降后,可以获取经济效益,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中心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中心"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中心"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中心”。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行业资讯 组织机构 技术期刊 技术会议
技术培训 技术标准 技术咨询 检验测试
国家建材图书馆 科技动态 关于我们
        技术培训 更多>>  
        技术会议 更多>>  

京ICP备06011358号-20
主办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中心 支持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联系方式:010-51164608 技术支持:010-65761182
地址:朝阳区管庄东里甲1号
Copyright © 2003 - 国家建材技术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