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技术进步 拓宽应用领域
全国特种水泥发展与应用高峰论坛在西安召开
2018年12月7日至9日,在陕西省古城西安市航天基地尧柏集团总部大楼,隆重召开了“全国特种水泥发展与应用高峰论坛”。在论坛开始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徐洛屹所长代表主办方致辞,尧柏特种水泥集团张继民主席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陕西省工信厅王武军副厅长也代表地方政府部门致辞。随后,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乔龙德会长和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吕桂新副巡视员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吕司长对当前水泥行业现状做了剖析,指出即使当前水泥行业形势平稳向好,也不能忽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仍需着力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引导新上项目的发展,深切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因地制宜,做好错峰生产工作,保持好大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乔龙德会长指出,此次会议召开意义重大,我国水泥产量那么大,有几个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今后我们走出去的目的不仅是产量的走出去,我们要打响的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才能实现中国的真正的强和大。最后希望与会专家代表们提出问题,共同努力,把特种水泥事业做好。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作了“新时代硫(铁)酸盐水泥的发展”的主旨报告。

全国特种水泥发展与应用高峰论坛会场

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吕桂新副巡视员讲话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乔龙德会长讲话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徐洛屹所长讲话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坚持技术进步,拓宽应用领域”,主要针对特种水泥行业面临的环保、错峰生产、淘汰落后产能等国家政策对企业生存和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总结工程应用经验,交流产品技术新方向,开拓市场应用新领域,实现特种水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次论坛由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尧柏特种水泥集团承办,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国家工信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特种水泥混凝土工程材料分会、中国建材工业经济研究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建材专委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协办。
本次论坛内容较全面、丰富:有特种水泥行业政策与发展方向相关内容。如,政府主管领导介绍国家层面特种水泥行业现行政策法规及今后政策导向,《中国硫(铁)铝酸盐水泥发展蓝皮书》首发式,国家工信部课题《特种水泥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阶段报告以及专家技术报告交流等。
在《中国硫(铁)铝酸盐水泥发展蓝皮书》首发式上,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张立君社长从资深出版人的角度解读出版该书的积极意义,并阐述了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阶段,出版图书对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该书主编、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齐冬有主任阐述了出版该书对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齐主任称硫(铁)铝酸盐水泥在中国已经形成产业,年产量达到140万吨。我国是世界上生产硫(铁)铝酸盐水泥唯一的国家,受到世界水泥行业的广泛关注。为了让更多建材研究、生产和使用人员了解并认识到硫(铁)铝酸盐水泥广泛的用途和优异的功能,编辑出版了《中国硫(铁)铝酸盐水泥发展蓝皮书》,为行业长足发展助力。
在国家工信部课题《特种水泥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阶段报告中,课题负责人、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齐冬有主任表示:特种水泥行业虽然是个小行业,但是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硫(铁)铝酸盐水泥是我国自主发明的产品技术,是中国的创造,是中国制造业的典型代表之一。因此,以硫(铁)铝酸盐水泥为主要代表的特种水泥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我国其他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开展特种水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将有利于国家政府部门全面了解特种水泥行业情况,完善相关政策,促进特种水泥产业真正快速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论坛上专门设计四个互动专题板块。第一板块,原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调研员,曾 7 次赴南极考察,并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建站,2 次中山站考察并任站长,1次北极黄河站站长的王耀明先生与参会代表分享了硫(铁)铝酸盐水泥在1985年的我国首次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中负温施工建设情况,历经33年,长城站在盐雾含量高、环境温度低、风大的恶劣环境下至今使用完好;分享今年10月份采访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建设项目设计施工负责人平祖庆,揭秘当年选用硫(铁)铝酸盐水泥的原因及施工使用情况;分享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纪录片《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剪辑。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杨思忠,分享1994年在北京抢建施工建设的航天桥、三元桥、四元桥等市政工程的宝贵经验以及这些工程现今使用情况;中国建材集团绿建(北京)建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海滨分享特种水泥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畅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工程新技术研究所所长黄炜博士分享了绿色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
第二板块,特种水泥在军工及其他应用新方向的交流。铝酸盐水泥参与了中国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及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的航天发射,成为中国航天发射中心导流槽防护层专用材料,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郑州登峰熔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康,分享了铝酸盐水泥在我国太原、酒泉、西昌、文昌四大火箭发射基地导流槽中应用感人的故事;凯诺斯铝酸盐水泥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张洪铎,分享铝酸盐水泥在化学建材中的应用。
第三板块,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在国家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历史传统建筑的大背景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聂影作了“民族建筑产业升级中的艺术混凝土”报告。聂影老师还为论坛带来了她编写的我国第一部艺术混凝土专著《艺术混凝土》;工艺美术大师/艺术混凝土匠人,中科巨匠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铁标,分享了自己在制作艺术混凝土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经验,以及艺术混凝土生产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对特种水泥的主要要求。
第四板块,特种水泥在海洋工程中应用交流。原福建东山岛铜陵镇水文站站长、1980年东山岛防浪堤工程建设施工负责人周定石先生,分享了当年使用铁铝酸盐水泥抢修东山岛南门海堤的重要意义,以及展示了该工程历经38年至今使用完好的照片;山东淄博博山特种水泥厂总经理刘持荣分享了1994年连云港大沙湾游乐园防浪堤工程建设经验及该项目现今使用情况。尧柏特种水泥集团总工白明科介绍了他们集团研发、生产、使用海工硫铝酸盐水泥的情况,并与其他专家就海工硫铝酸盐水泥方面进行对话交流。
习近平主席说过:……保护和传承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十三朝古都西安,好似一部通俗史学读物,讲述从西安建都的西周、秦、西汉、新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到唐朝以及迁都西安的东汉和西晋等十三个王朝的历史文化。会后,论坛安排了特种水泥应用调研活动,考察了由设计大师张锦秋设计、采用硫(铁)酸盐水泥建造的大明宫仿古代夯土墙项目,从现实穿越盛唐宫殿的“神”与“形”的杰作。考察典型案例时有代表感言:恢复传统建筑不是复古,传承融合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