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建材工业科技发展动态》2018年第8期
报告编号:CBMI-I-2018-8
石膏基自流平地坪材料发展研究及趋势
撰稿人:杨冬蕾
石膏基自流平地坪材料发展研究及趋势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和墙体材料改革不断地推进与深化,石膏工业迅速发展。过去五年石膏行业平均(或复合)增长率为8%,预计未来三年将有近10%的增长率。随着优质天然石膏资源日益枯竭,以及环境保护、发展绿色工业等国情要求,石膏原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渐由天然石膏向工业副产石膏转变。因此,工业副产石膏的综合利用成为石膏行业关注的重点。
我国的工业副产石膏主要包括脱硫石膏、磷石膏、钛石膏、废陶模石膏、芒硝石膏、氟石膏、盐石膏、柠檬石膏等。2017年我国工业副产石膏的总产量约为220Mt,综合利用率为57.73%,其中脱硫石膏产生量为74Mt,综合利用率为72%;磷石膏产生量为75Mt,综合利用率为38.67%,目前堆存量约为500Mt;钛石膏产生量为2.2Mt,综合利用率为10%,目前堆存量约为133Mt,钛石膏是我国综合利用率最低的副产石膏。
目前我国工业副产石膏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很多,各行业的研究机构从自身擅长的研究领域出发,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主要的利用途径是用于水泥缓凝剂,其它例如纸面石膏板、底层抹灰石膏、石膏砌块、石膏条板等石膏建材制品也逐步摆脱了对天然石膏的依赖。但我国工业副产石膏受杂质含量高、地理位置偏远、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税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部分副产石膏制品尚未列入税收优惠目录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利用潜力的发挥。因此,提高工业副产石膏的综合利用率,不论是从国家环境保护的国策角度,还是从石膏行业发展角度,都迫在眉睫。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我国水泥的产量将逐步回落,水泥缓凝剂受其影响,需求量也将逐渐开始缓慢下降。预计2019年后水泥用石膏缓凝剂的消耗量下降速度将会加快,到2030年后进入稳定期,水泥用石膏缓凝剂的需求量将长期保持在22Mt左右。因此,工业副产石膏的利用不能依赖水泥产业的消纳,还要拓宽综合利用领域,提高工业副产石膏制品的附加值,将国外应用比例较高、国内基本空白的石膏制品发展起来。未来这些石膏制品用量将会逐步扩大,甚至成为建材行业的主导产品,石膏基自流平地坪砂浆就是这样的一种产品。
石膏基自流平地坪材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稳定性,自流平能力、表面的光洁度和光亮度均较高,装饰效果好,具有快速凝固和干燥的特性,且施工简便速度快、劳动强度低、流平层的厚度易于控制,具有不空鼓、不开裂、保温和隔音性能好、绿色环保无污染等优点,非常适合制造住宅、商场、宾馆、影剧院、医院等地面。同时,还可以制造非结构性的高平整度地面,以利于表面铺面材料,例如地毯、合成革地面和木地板等的铺敷和保持使用过程中的平整[2]。目前石膏基自流平地坪材料发展前景看好,符合当今世界主流提倡与强调的环保、健康、安全的理念相符,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本文着重梳理了石膏基自流平地坪材料的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现状,并对石膏基自流平地坪材料的分类、组成、性能要求、相关标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我国石膏基自流平地坪材料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能对研究和发展自流平地坪材料及制备技术提供理论和应用支撑。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