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 欢迎您来访 ! 内部办公
首页 行业资讯 技术期刊 技术标准 技术会议 技术培训 技术咨询 检验测试 科技动态 网络党校 关于我们 图书馆检索
  • 1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资讯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所有类别>蒋平: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解题四步骤-政府 原因 水泥 地方 企业>正文
蒋平: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解题四步骤

类别:行业资讯|行业|所有类别   日期:2014-6-20     来源:网络   点击率:69300        

  政府监管不完全到位和市场竞争不够充分,是落后产能淘汰不快和盲目投资不断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水泥新增产能的控制,一种是让市场去调节,另一种是政府加强干预。为了消除地方、企业的区域保护主义,目前中央政府应实行“一刀切”,禁止一切新建水泥项目,严格控制新的投资生产,严厉杜绝政府官员“求情”游说。除了对增量进行严格控制外,对一直在进行淘汰的落后产能,也应出台更为坚决的压缩调整措施。

  要有效调节水泥行业的落后和过剩产能,建议调整水泥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政策,提高行业退税的条件约束,鼓励和扶持高等级水泥品种发展,限控低等级品种的发展。随着水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政策的“普惠性”使得更多的落后产能继续享受政策优惠,加大了淘汰落后水泥产能的难度。为了确保落后产能的顺利淘汰,建议调整不同等级水泥的退税比例,严格退税条件,促进企业产品升级换代。对32.5等级水泥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30%废渣的由全额退税改为减半退税;对42.5等级水泥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20%废渣的享受全额退税;对52.5等级水泥掺兑废渣比例不低于10%废渣的享受全额退税。

  为了进一步提高落后过剩产能淘汰的有效性,必须实施行业结构的优化和企业之间的战略重组,通过兼并重组,提高优势企业的产业集中度。这些企业更多向资金雄厚,经营管理水平一流的大企业靠拢,更有利于稳定区域盈利水平,保持行业健康发展。今年6月份,中国水泥协会发布了《加快推进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至“十二五”末,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数量控制在1000家之内,年产规模60万吨及以上大型水泥粉磨站控制在2000家以内。到2020年国内前十家企业(集团)的水泥产品市场集中度应达到60%以上。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加大水泥行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扶持力度,建议政府协调各金融机构给予企业重组资金政策上支持,降低重组成本。可喜的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对实施产能整合的企业,要通过探索发行优先股、定向开展并购贷款、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支持企业兼并重组。

  在压缩过剩产能的攻坚时期,政府可以采取行政命令、税收调整和融资优惠等方法,引导和控制市场的无序发展,鼓励和扶持水泥行业向现代产业发展方向转变。但是,当产能调控取得成效,企业行为市场化以后,政府就要退出对行业发展的干预和指导,取消政府对项目和投资的审核权,让企业遵循市场化规律,在研发核心技术和提高竞争力的基础上,谋划自身的发展。政府要做的是,明确提出煤耗、电耗、污染物排放等重要节能减排指标的量化控制标准,让企业在经营管理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更多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努力实现企业发展和改善民生和谐统一的局面。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中心"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中心"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中心”。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行业资讯 组织机构 技术期刊 技术会议
技术培训 技术标准 技术咨询 检验测试
国家建材图书馆 科技动态 关于我们
        技术培训 更多>>  
        技术会议 更多>>  

京ICP备06011358号-20
主办单位: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 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中心 支持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联系方式:010-51164608 技术支持:010-65761182
地址:朝阳区管庄东里甲1号
Copyright © 2003 - 国家建材技术图书馆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